陕西省及10个地级市
时间:2023-09-06
陕西
在古代,陕字有两层含义:一是山谷、水道的狭窄部分;二是指分界、界限。陕西省位于中国大陆的西北部,名字的由来主要与其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有关。
西安
取义“安定西北”
商洛
因境内有商山、洛水而得名
宝鸡
至德二年(757),安史之乱唐玄宗经此进川,遇“石鸡啼鸣”之祥瑞而得名宝鸡。
汉中
因汉水而得名
咸阳
古代将水之北和山之南均称为“阳”,而“咸”字意为“皆”、“都是”等。咸阳地址九嵕山之南、渭河之北、山水俱阳,故名咸阳。
榆林
明永乐六年(1408年),在今红山(雄石峡)建榆林寨、榆林之名始见于史。因当地的土壤特别适合种榆树和柳树,故名。
渭南
渭城之名,始于前秦苻坚甘露二年(公元360年),以县城在渭河南岸得名。唐时仍沿用此名。
安康
晋太康元年(280),为安置巴山一带流民,取“万年丰乐,安宁康泰”之意,在今石泉、汉阴设安康县。“安康”从此得名。
延安
得名于“延河”,战国时期“延河”称为“区水”,南北朝时期称为“清水河”,西魏时期(北朝)因连年战乱“清水河”植被遭到了严重破坏,清水河日见浑浊干涸,人们希望自己赖以生存的母亲河永远“绵延流淌”,取名为“延河”。延安在战国时期属魏国,西魏时期始名“延州”,隋朝时期因“延安”属于“边陲之郡、五路襟喉”故改“延州”为“延安”,意为“边陲久安”。1937年,中共中央进驻,同年设延安市,为陕甘宁边区政府所在地
铜川
因县境内有铜官川而得名。
下一篇: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