贵州省及6个地级市,3个自治州
时间:2023-09-06
贵州
说法一:始于宋朝,公元974年,土著首领普贵以控制的矩州归顺,宋朝在敕书中有:“惟尔贵州,远在要荒”一语,这是以贵州之名在此地区的最早记载,那时候的“贵州”主要是指现今的省会贵阳。
说法二:以贵山得名。因为贵州省境内以前有一座“贵山”而得名。
说法三:源自“罗氏鬼国”,宋末,曾有“罗氏鬼国”(罗施鬼国)依附于宋,因为“鬼”不好听,才转音为“贵”。
说法四:因为贵州地势崎岖,山高路远,交通不便,导致物资运输困难,物价昂贵,由此有“贵州”之名。
贵阳
“贵阳”因城区位于境内贵山之南而得名。
六盘水
六盘水是一个组合式地名。1964年,根据中共中央工作会议精神,国家计委和煤炭工业部经过调查对比,决定在贵州西部煤藏丰富的六枝、盘县、水城三县境内建立煤炭基地,六盘水这个组合性的专名由此而得。1978年设市,一座非常年轻的城市。
遵义
说法一:出自《尚书》:“无偏无陂,遵王之义”。意思是要人们遵循贤哲先王的教导,行为要端正,做事不要偏颇。
说法二:来自于东汉的一个故事:当时四川的公孙述要称王,有一些人不赞成,远道去投奔汉光武帝,光武帝称赞他们为“义郎”。“遵义”的意思就是希望人们要像“义郎”们一样,拥护国家的统一,反对分裂。
安顺
“安顺”字面意思“平安顺利”,但是历史上来看,却隐含有中央朝廷镇压、收服边地的事实。
毕节
说法一:毕节是彝语地名,彝族语读作“比跻”为彝族一个家支头人的名字。《夷书》载:“毕节称比跻,系白罗之名,因好其地为‘比跻’,久之叫着毕节……”最后用汉语音写作现名。
说法二:毕节城建完时恰好是除夕佳节,故名之。《毕节县志》载:毕节为“顺元路亦奚不薛路地,平迟安得长安所,属湖南,置毕节驿。建置之初时逢除夕,故曰毕节”。
铜仁
铜仁原名铜人,相传元朝时有渔人在铜岩处潜入江底,得铜人三尊,挽而出之,府之名以此。据《铜仁市志》记载:“古人认为‘人者,仁也,渐人之化’,并且‘仁’是儒家的核心思想之一,于是就改为‘铜仁’。”
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
兴义
兴义建县前称黄草坝,雍正五年(1727)在黄草坝设普安州判。嘉庆二年(1797)初,南笼(今安龙)发了以王囊仙、韦朝元为首的布依族农民大起义,因为清军收复琉球后,康熙皇帝即将台湾诸罗县改名为嘉义县,所以嘉庆皇帝也效仿其曾祖康熙,将南笼府改名为兴义府,“以示彰善之风”。
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
凯里
凯里是苗语kali的音译,意为开垦田地。
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
都匀
都匀名称最早叫做'都云',是因城东二里有都云洞,故名,'云'之为物,变化不一,故改'云'为'匀',取均匀之义。
下一篇: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