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徽省及16个地级市
时间:2023-09-05
安徽
由清朝时的安庆府和徽州府的首字组成,因境内有天柱山也称皖山,故简称“皖”。
合肥市
在安徽省中部。汉置合肥县。应劭曰:夏水出城文东南,至此与淮合,故曰合肥。郦道元云:按水派别无合注之理,“盖夏水暴长,施合于肥,故曰合肥。”据《通鉴地理通释》:淮水与肥水合,故曰合肥。案《尔雅》:“归异出同为肥。”谓所出同所归异也,肥水出县西南,紫蓬山、施水在县东,夏肥水亦名西肥河,在风台县西北。1949年设市。
芜湖市
在合肥东南。汉初置芜湖县。1949年设芜湖市。据《太平寰宇记》:芜湖:“在芜湖侧,以其地卑,蓄水泞深,而生芜藻,故曰芜湖,因此名县。”
蚌埠市
在合肥北。1947年设蚌埠市。据李诚《安徽省各县市名称考释》:“《尚书·禹贡》‘淮夷蠙珠’蠙系蚌的别名,此蚌出珠,淮夷贡之。相传古时曾采蚌取珠于蚌埠。船舶聚集之处曰埠头,亦曰步头,蚌埠旧属凤阳县,称蚌埠集,亦曰蚌步集。”市因蚌埠集而得名。
淮南市
在安徽省中北部。1951年设淮南市。因在淮河南岸,故名。
马鞍山市
在安徽省东缘。1956年设市,因西侧沿江有马鞍山,故名
淮北市
在安徽北部,1971年改濉溪市为淮北市。因地处淮河北,与淮南相对,故名。
铜陵市
在安徽中南部。南唐保大九年(951年)置铜陵县。因铜官山为名。1956年设铜官山市,1958年改铜陵市。说因县境有山产铜,故名铜陵。
安庆市
在安徽省西南部。宋绍兴十七年(1147年)置安庆军。庆元元年(1195年)置安庆府。1949年设安庆市。因安庆军为名。
黄山市
在合肥市东南。唐天宝年间设太平县。1983年改黄山市,因在黄山之北,故名。1987年屯溪市并入,市府迁驻屯溪。据《方舆胜览》:黄山“在太平县南三十里。旧经:黄帝栖真之地。”
阜阳市
在安徽省西北部。清置阜阳县。1975年设市。小山为阜,县在山南,故曰阜阳。
宿州市
在安徽省北部。唐置宿州。据《史记》:“殇公秋立,封孙文子林父于宿。”据《元和郡县志》:宿州“取古宿国为名”。1979年设市。
滁州市
在安徽省东部。隋开皇初置滁州。因滁水为名。1912年改县,1989年设市。
六安市
在安徽省西部,奉置六县。西汉置六安国,东汉置六安县。以古六国为名。六安之名始于公元前121年,汉武帝取“六地平安、永不反叛”之意,置六安国,历史悠久。因舜封陶于皋,故后世称六安为皋城。1979年设市。
宣州市
在合肥市东南。晋置宣城郡。隋置宣城县,为宣州治。1987年改为宣州市。2000年6月25日,国务院批准:撤销宣城地区和县级宣州市,设立地级宣城市。
贵池市
在合肥市南,长江南岸,五代置贵池县。贵池水在县西而得名。1988年设市。2000年改为贵池区。
亳州市
在安徽省西北。后周置毫州。据《续通典》,“遥取古南毫之名以名州”。1912年改县。据《后汉书》:“簿,汤所都”。杜豫曰:“蒙城西北有簿城,中有汤彖”。以古簿地而得名。“簿”与“亳”同音。1986年设市。
下一篇:没有了